武漢恩斯邁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是(shì)一(yī / yì /yí)家專門從事職業教育、教育培訓服務、教育品牌推廣、教育及教育衍生産品開發的(de)綜合性服務機構,開展對内、對外教育服務與合作。

當前位置:
首頁
研究院
政策速遞

營養與健康學校建設指南

時(shí)間:2021-06-25浏覽:702

第一(yī / yì /yí)章總則

第一(yī / yì /yí)條根據《“健康中國(guó) 2030”規劃綱要(yào / yāo)》、《健康中國(guó)行動(2019—2030 年)》和(hé / huò)《國(guó)民營養計劃(2017—2030 年)》的(de)要(yào / yāo)求,爲(wéi / wèi)指導和(hé / huò)規範營養與健康學校建設,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适用于(yú)全日制普通中、小學校營養與健康學校的(de)建設,普通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建設營養與健康學校可參照執行。

 

第二章 基本要(yào / yāo)求

第三條 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要(yào / yāo)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

第四條 連續 3 年未發生因自身原因引起的(de)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連續 2 年未受過相關的(de)行政處罰。

第五條 嚴格遵守國(guó)家相關法律法規,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動物,落實衛生防疫相關規定和(hé / huò)要(yào / yāo)求。

 

第三章 組織管理

第六條 按照《中華人(rén)民共和(hé / huò)國(guó)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rén)民共和(hé / huò)國(guó)教育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關于(yú)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de)指導意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營養與健康相關規章制度。

第七條 将營養與健康學校建設納入到(dào)工作規劃,并提供人(rén)員、資金等保障。

第八條 設立由學校領導、後勤、工會和(hé / huò)食堂管理等部門人(rén)員組成的(de)營養與健康學校工作領導小組,學校主要(yào / yāo)領導擔任負責人(rén)。

第九條 建立防範和(hé / huò)抵制食物浪費制度,并采取措施予以(yǐ)落實。

 

第四章健康教育

第十條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制度,拓展健康教育課程資源。将食品安全、合理膳食、衛生防疫、科學運動、口腔健康、視力保護、心理健康等納入健康教育教學内容,完善并實施教學評價與質量監控。

營造珍惜食物、節約爲(wéi / wèi)榮的(de)氛圍。重點培養學生珍惜食物的(de)認識,不(bù)偏食不(bù)挑食,讀懂食品标簽标識,養成勤儉節約的(de)良好習慣。

第十一(yī / yì /yí)條 明确健康教育課程課時(shí)安排。以(yǐ)班級爲(wéi / wèi)單位的(de)健康教育課程開課率達到(dào)100%,每學期至少 6 學時(shí)。

第十二條 配備有資質的(de)專(兼)職健康教育教師,定期接受相關培訓。

第十三條依托“5·20”中國(guó)學生營養日、“師生健康 中國(guó)健康”主題健康教育等重要(yào / yāo)時(shí)間節點和(hé / huò)活動,多渠道(dào)、多形式對學生、教師和(hé / huò)家長開展主題健康教育活動。

第十四條 鼓勵學校設立健康社團,班(年)級設立健康興趣小組,開展健康講座和(hé / huò)實踐活動,每年至少組織一(yī / yì /yí)次相關活動。

 

第五章 食品安全

第十五條 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要(yào / yāo)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在(zài)顯著位置公示。定期開展食品安全自查,發現問題和(hé / huò)隐患立即整改,并保留自查和(hé / huò)整改記錄。

第十六條 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要(yào / yāo)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要(yào / yāo)求,嚴格執行進貨查驗、集中用餐信息公開和(hé / huò)食品留樣等制度,規範食品加工制作過程,确保提供的(de)餐飲符合食品安全要(yào / yāo)求。

第十七條 學校食堂要(yào / yāo)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鼓勵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食品原料采購、食品貯存及食品加工制作等信息,保證食品可追溯。

第十八條 學校食堂要(yào / yāo)實施“明廚亮竈”,鼓勵運用“互聯網+明廚亮竈”加強對食品加工制作全過程的(de)監督。

第十九條 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要(yào / yāo)配備有資質的(de)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rén)員,定期接受有關部門組織的(de)食品安全、營養健康、衛生防疫等方面的(de)培訓與考核。

第二十條 建立學校相關負責人(rén)陪餐制度和(hé / huò)家長陪餐制度。制定陪餐計劃,明确陪餐人(rén)員和(hé / huò)要(yào / yāo)求,做好陪餐記錄。

第二十一(yī / yì /yí)條 學校食堂内不(bù)同類别的(de)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要(yào / yāo)分開存放。盛放容器和(hé / huò)加工制作工具要(yào / yāo)分類(色标)管理、分開使用,定位存放。

第二十二條 學校食堂要(yào / yāo)設置專用的(de)備餐間或操作區,并在(zài)顯著位置公示人(rén)員操作規範。校外供餐單位要(yào / yāo)提供備餐、分餐、送餐溫度和(hé / huò)時(shí)間等記錄。

第二十三條 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的(de)餐具飲具要(yào / yāo)使用物理高溫消毒。

第二十四條 學校食堂要(yào / yāo)實施分餐制度,提高餐飲健康安全水平,要(yào / yāo)求學生餐一(yī / yì /yí)人(rén)一(yī / yì /yí)份(套)餐具、一(yī / yì /yí)人(rén)一(yī / yì /yí)份(套)飯菜,實現餐具、菜(飲)品等不(bù)交叉、無混用的(de)餐飲方式。座位間要(yào / yāo)保持一(yī / yì /yí)定距離,避免高密度聚集用餐。

 

第六章膳食營養保障

第二十五條 不(bù)得在(zài)校内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不(bù)得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的(de)食品和(hé / huò)酒精飲料。不(bù)得對含糖飲料、調味面制品等零食進行廣告宣傳。

第二十六條 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要(yào / yāo)根據當地(dì / de)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和(hé / huò)飲食習慣搭配學生餐,做到(dào)營養均衡;制定食譜和(hé / huò)菜品目錄,每周公示帶量食譜和(hé / huò)營養素供給量,帶量食譜定期更換。

第二十七條 學生餐每餐供應的(de)食物要(yào / yāo)包括谷薯雜豆類、蔬菜水果類、水産畜禽蛋類、奶及大(dà)豆類等4 類食物中的(de)3 類及以(yǐ)上(shàng)。食物種類每天至少達到(dào)12 種,每周至少25種。

第二十八條 學生餐要(yào / yāo)采用合理的(de)烹調方法,盡量減少

煎、炸等可能産生有毒有害物質的(de)烹調方式。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鹽、油和(hé / huò)糖的(de)用量。

第二十九條 按照《餐飲食品營養标識指南》對所提供的(de)餐飲食品進行營養标示;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提供自制飲料或甜品時(shí),要(yào / yāo)标示添加糖含量。

第三十條 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要(yào / yāo)配備有資質的(de)專(兼)職營養指導人(rén)員。營養指導人(rén)員需要(yào / yāo)具備爲(wéi / wèi)不(bù)同人(rén)群提供營養配餐的(de)能力,指導采購、配料、加工和(hé / huò)營養标示,制定食譜和(hé / huò)菜品目錄,開展營養健康教育,指導食堂分餐員幫助學生合理選餐。

定期組織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負責人(rén)、營養指導人(rén)員、食堂從業人(rén)員等進行營養健康知識和(hé / huò)傳染病防控技能培訓。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負責人(rén)、營養指導人(rén)員、食堂從業人(rén)員需要(yào / yāo)接受食品安全及營養健康、衛生防疫以(yǐ)及食物采購、儲藏、烹饪和(hé / huò)“三減”等方面的(de)重點培訓,每年度不(bù)少于(yú) 20 學時(shí);食堂炊事員需要(yào / yāo)接受低鹽、低油、低糖菜品制作技能培訓。

每年組織一(yī / yì /yí)次學校食堂和(hé / huò)校外供餐單位負責人(rén)、營養指導人(rén)員、食堂從業人(rén)員的(de)崗位能力自我測評和(hé / huò)考核。

 

第七章 營養健康狀況監測

第三十一(yī / yì /yí)條 建立健全學生健康體檢制度,了(le/liǎo)解學生膳食、體重、骨骼、口腔、視力、脊柱、心理等狀況,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将體檢結果及時(shí)反饋家長,提出(chū)有針對性、有效的(de)綜合幹預措施。

第三十二條 在(zài)顯著位置擺放身高和(hé / huò)體重測量工具,張貼自測自評方法,并定期維護。

 

第八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

第三十三條 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設立專(兼)職報告人(rén)。制定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和(hé / huò)規程。

第三十四條 定期開展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防控知識及技能宣傳和(hé / huò)培訓。每學年至少開展一(yī / yì /yí)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

 

第九章 運動保障

第三十五條 宣傳科學運動理念和(hé / huò)方法,培養運動健身習慣,實施學生體重管理,構建體醫融合模式。

第三十六條 學校體育場地(dì / de)設施配備要(yào / yāo)達到(dào)國(guó)家标準,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标準及有關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課。

第三十七條學生每天在(zài)校需要(yào / yāo)進行至少1 小時(shí)符合要(yào / yāo)求的(de)陽光體育運動,包括但不(bù)限于(yú)拉伸練習、平衡靈敏協調練習、心肺耐力練習、力量練習、脊柱健康練習和(hé / huò)骨質增強型運動。

第三十八條學生需要(yào / yāo)掌握1~2 項運動技能。學生體質健康标準測試優良率小學達到(dào)80%以(yǐ)上(shàng)、初中75%以(yǐ)上(shàng)、普通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 70%以(yǐ)上(shàng)。

第三十九條 建立健全體育教師健康教育培訓和(hé / huò)考核制度。

 

第十章衛生環境建設

第四十條 開展新時(shí)代校園愛國(guó)衛生運動,改善校園環境衛生,整治校園整體環境。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

第四十一(yī / yì /yí)條 改善教學設施和(hé / huò)條件,爲(wéi / wèi)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yào / yāo)求的(de)學習環境。嚴格按照建設标準,落實教室、圖書館(閱覽室)、宿舍等采光和(hé / huò)照明要(yào / yāo)求,使用有利于(yú)視力健康的(de)照明設備。教室照明達标率達100%。

第四十二條 堅持實施眼保健操等護眼措施,提醒學生采用正确的(de)執筆姿勢。要(yào / yāo)科學合理使用電子(zǐ)産品,教學和(hé / huò)布置作業不(bù)依賴電子(zǐ)産品,使用電子(zǐ)産品開展教學時(shí)長原則上(shàng)不(bù)超過教學總時(shí)長的(de)30%。

第四十三條 采購符合标準的(de)可調節課桌椅,每間教室内至少配置 2 種不(bù)同高低型号,教室内學生應當每人(rén)一(yī / yì /yí)張。根據學生座位視角、教室采光照明狀況、學生視力變化情況及衛生防疫要(yào / yāo)求,每月調整學生座位與間隔距離,每學期個(gè)性化調整學生課桌椅高度,使其适應學生生長發育變化。

第四十四條 向學生提供免費、充足、符合衛生标準的(de)白開水或直飲水。盛裝開水的(de)器皿(如保溫桶等)要(yào / yāo)定期清洗消毒并加蓋上(shàng)鎖。教室或宿舍桶裝飲用水要(yào / yāo)符合相關标準要(yào / yāo)求,飲用水機等涉水産品要(yào / yāo)依法取得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許可批件。

第四十五條 按照學生與教職員工數量,配備洗手、消毒設施或用品。

第四十六條 建設無煙校園,校園内全面禁止吸煙,設置禁止吸煙标識。

 

第十一(yī / yì /yí)章 附 則

第四十七條 本指南由國(guó)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和(hé / huò)體育總局依職責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本指南自發布之(zhī)日起施行。

----來(lái)源:中華人(rén)民共和(hé / huò)國(guó)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