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恩斯邁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是(shì)一(yī / yì /yí)家專門從事職業教育、教育培訓服務、教育品牌推廣、教育及教育衍生産品開發的(de)綜合性服務機構,開展對内、對外教育服務與合作。

當前位置:
首頁
研究院
政策速遞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全面施工與未來(lái)展望——全面啓 動實施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綜述

時(shí)間:2021-07-14浏覽:720

摘要(yào / yāo):教育部印發《關于(yú)公布〈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 —2023 年)〉任務(項目)承接情況的(de)通知》,職業教育提質培優 進入“全面施工期”。從整體推進角度和(hé / huò)十大(dà)重點任務角度,分析了(le/liǎo) 地(dì / de)方、職業院校承接情況,任務(項目)布點情況、拟投入經費情況, 表明啓動實施《行動計劃》充分調動了(le/liǎo)職教戰線的(de)積極性和(hé / huò)主動性, 省級層面比學趕超的(de)态勢初步顯現。在(zài)後續推進《行動計劃》實施過 程中需聚焦四個(gè)方面:一(yī / yì /yí)是(shì)提高思想認識,目标任務落地(dì / de)方向更加明 确;二是(shì)凝聚更大(dà)共識,協調推進機制更加完善有力;三是(shì)建立精品 标識,示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四是(shì)樹立收官意識,監督考核機制更 加健全。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yú)公布〈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 —2023 年)〉任務(項目)承接情況的(de)通知》,公布了(le/liǎo) 32 個(gè)省份(含 兵團)(以(yǐ)下統稱各地(dì / de))任務(項目)承接情況。各地(dì / de)準确把握新發 展階段職業教育的(de)曆史方位,注重謀劃、加強統籌,以(yǐ)提質培優、增 值賦能爲(wéi / wèi)主線,以(yǐ)重點任務(項目)爲(wéi / wèi)抓手,引導職業院校積極承接, 聚焦内涵提升,注重改革系統性、整體性與協同性有機統一(yī / yì /yí),落實新 部署、領航新征程、擘畫新藍圖,全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yī / yì /yí)、統籌謀劃落實新部署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 年)》(以(yǐ)下簡稱 《行動計劃》)全面施工,恰逢國(guó)家“十四五”開局之(zhī)年,各地(dì / de)将任 務(項目)承接與“十四五”規劃同部署、共落實,創新舉措推動各 項任務(項目)落地(dì / de)實施。

(一(yī / yì /yí))整體規劃,系統推動

《行動計劃》系統設計了(le/liǎo)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de)重點舉措,爲(wéi / wèi)推動 職業教育從“怎麽看”轉向“幹什麽”“怎麽幹”指明具體途徑和(hé / huò)方 式,标志着我國(guó)職業教育邁入全面深化改革、内涵建設、以(yǐ)質圖強的(de) 新階段。各地(dì / de)以(yǐ)實施《行動計劃》爲(wéi / wèi)契機,乘勢而(ér)上(shàng),積極發揮基層 首創精神,期待通過任務(項目)建設夯實基礎、補齊短闆,提升人(rén) 才培養質量和(hé / hu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把《行動計劃》确定的(de)“施工 圖”變成“樣闆間”。

一(yī / yì /yí)是(shì)以(yǐ)職教高地(dì / de)省份爲(wéi / wèi)樣本試點突破。山東、江西、甘肅、江蘇 等高地(dì / de)省份用好部省政策任務清單,積極推進各項改革舉措落地(dì / de)見 效,爲(wéi / wèi)落實《行動計劃》提供先行先試的(de)區域樣本。山東發布任務(項 目)承接通知,要(yào / yāo)求各地(dì / de)各職業院校将《行動計劃》與職教高地(dì / de)建設 任務、一(yī / yì /yí)市(校)一(yī / yì /yí)案以(yǐ)及“十四五”事業發展相銜接。江西召開專 門會議,要(yào / yāo)求把落實高地(dì / de)建設任務與提質培優計劃統籌起來(lái)。湖南召 開“提質培優,打造職業教育發展高地(dì / de)”主題研讨會,聚焦《行動計 劃》目标,引領職業院校形成“一(yī / yì /yí)校一(yī / yì /yí)品”發展格局,全力打造職業 教育現代化“湖南方案”。

二是(shì)以(yǐ)“雙高計劃”爲(wéi / wèi)引領示範帶動。

河南召開“雙高工程”啓 動會,部署提質培優任務,提出(chū)以(yǐ)雙高建設引領帶動河南省進入提質 培優快車道(dào)。浙江召開“提質培優行動計劃背景下浙江省高職教育率 先高質量發展研讨會”,發布《浙江省深化産教融合推進職業教育高 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chū)以(yǐ)高水平高職院校爲(wéi / wèi)示範,推動提質培優 行動落地(dì / de)實施。四川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工作會,以(yǐ)整體推進、提 質培優、增值賦能爲(wéi / wèi)主線,深入推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hé / huò)專業群建設計 劃。

三是(shì)與學校“十四五”事業發展融合協調。各職業院校紛紛召開 《行動計劃》承接工作專題會,把重點任務(項目)承接作爲(wéi / wèi)研制“十 四五”事業發展規劃的(de)主要(yào / yāo)着眼點,協同設計學校高質量發展的(de)“路 線圖”和(hé / huò)“項目表”,如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立足“主動承擔”“主線 聚焦”“主體創新”基本站位,謀劃制訂提質培優實施方案;石家莊 職業技術學院要(yào / yāo)求《行動計劃》申報承接與“十四五規劃”、日常工 作、優質校建設等相結合,合理做好項目規劃;陝西交通職業技術學 院要(yào / yāo)求學校申報承接的(de)任務(項目)全面落實到(dào)“十四五”規劃發展 中。

(二)多方聯動,聚力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chū),鼓勵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健全成本分擔 機制,落實舉辦者的(de)投入責任,拓寬經費來(lái)源渠道(dào)。據統計,《行動 計劃》預計投入經費總計 3 074.53 億元,包括學校自籌資金、行業 企業投入、舉辦方投入、地(dì / de)市縣投入、省财政投入等五個(gè)部分,形成
了(le/liǎo)政府統籌引導、地(dì / de)方主導、學校和(hé / huò)行業企業主體、社會多方參與的(de) 聯動投入機制。

一(yī / yì /yí)是(shì)力争省級财政積極支持。以(yǐ)項目建設撬動省級财政投入是(shì)落 實地(dì / de)方舉辦職業教育主體責任的(de)重要(yào / yāo)方式。數據顯示,各地(dì / de)省級财政 拟投入 415.40 億元,占全國(guó)預計總投入經費的(de) 13.51%,其中,拟投 入超過 10 億元的(de)省份有 15 個(gè),排名前 5 位的(de)分别是(shì)山東、遼甯、河 南、四川、陝西,覆蓋東中西三個(gè)區域(圖 1)。從區域分布上(shàng)看, 東部省份省級财政投入 192.95 億元,中部省份投入 91.96 億元,西 部省份投入 130.49 億元,分别占省級财政總投入的(de) 46.45%、22.14%、 31.41%。從承接項目上(shàng)看,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優質中職學校,省 域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優質中職專業,高水平專業化産教融合實訓基 地(dì / de)和(hé / huò)中職學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标等項目省級投入最多(圖 2),表明 各地(dì / de)普遍重視職業院校整體辦學水平提升,尤其重視内涵建設。

二是(shì)鼓勵行業企業深度參與。行業企業參與是(shì)激活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de)重要(yào / yāo)動力。數據顯示,行業企業拟投入總計 281.63 億元,占 全國(guó)預計總投入經費的(de) 9.16%。行業企業投入超過 10 億元的(de)分别有 山東、江蘇、河南、四川、湖南、浙江、湖北、河北、貴州等 9 省份, 西藏無行業企業投入(圖 3)。行業企業投入占本省總投入比重超過 10%的(de)分别有河南(14.95%)、江蘇(13.93%)、山東(13.65%)、 黑龍江(12.50%)、湖南(12.25%)、雲南(12.23%)、貴州(11.70%)、 河北(10.06%)。41 個(gè)可由學校承接的(de)任務(項目)點均有行業企 業投入,其中,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産教融合實訓基地(dì / de)(55.66 億元)、 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54.05 億元)、省域高水平專業群(30.07 億 元)投入最多。數據表明,行業企業已成爲(wéi / wèi)職業教育辦學的(de)一(yī / yì /yí)支重要(yào / yāo) 力量,職業教育正在(zài)由政府舉辦爲(wéi / wèi)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 的(de)格局轉變。



三是(shì)引導學校加大(dà)資源整合力度。職業院校是(shì)打通落實《行動計 劃》“最後一(yī / yì /yí)公裏”的(de)最重要(yào / yāo)主體力量。據統計,全國(guó)共有 4562 家 職業院校和(hé / huò)有關單位承接了(le/liǎo)《行動計劃》任務(項目),其中,中職 學校 3116 所、高職專科學校 1315 所、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 22 所。學校自籌經費總計 1198.49 億元,占全國(guó)預計總投入經費的(de) 比重最高,爲(wéi / wèi) 38.98%。學校自籌經費超過 10 億元的(de)省份有 23 個(gè),其中,江蘇(119.08 億元)、湖北(104.99 億元)、安徽(101.65 億元)、山東(100.08 億元)超過 100 億元。41 個(gè)可由學校承接的(de) 任務(項目)點均有學校自籌經費,有 19 個(gè)任務(項目)點超過 10 億元,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402.68億元)、省域高水平專業群(151.47 億元)、信息化标杆學校(86.6 億元)自籌經費排名前三。可見, 省級統籌保障、院校自主承接的(de)機制激發了(le/liǎo)職業院校幹事創業的(de)内生 動力,盤活了(le/liǎo)學校各類資源,爲(wéi / wèi)“十四五”時(shí)期職業院校内涵建設提 供紮實基礎保障。

(三)分類推進,梯次傳導

各地(dì / de)以(yǐ)重點任務(項目)爲(wéi / wèi)航标,對各任務(項目)、各職業院 校分類統籌,層層傳導壓力,蓄積發展動能、集成特色優勢有效調動 了(le/liǎo)職業院校發展的(de)主動性和(hé / huò)積極性。

一(yī / yì /yí)是(shì)各地(dì / de)競相承接,省際比學趕超态勢初步顯現。總體來(lái)看,各 地(dì / de)承接情況呈現任務(項目)全、數量多的(de)特點。有 12 個(gè)省份承接 了(le/liǎo)全部的(de)45項任務,占比37.5%;有7個(gè)省份承接了(le/liǎo)44項,占比21.9%。 《行動計劃》設計的(de)改革任務以(yǐ)定性爲(wéi / wèi)主,定性定量結合,定性任務 突出(chū)改革指導性方向性,定量項目突出(chū)改革成果的(de)可測量性。據統計, 全國(guó)各地(dì / de)職業院校承接任務(項目)總布點 128042 個(gè),布點數超過 5000 個(gè)的(de)省份有 10 個(gè),其中河南(11578 個(gè))、山東(10424 個(gè))、 江蘇(8330 個(gè))、湖南(6202 個(gè))、遼甯(6131 個(gè))布點數體量最 大(dà)(圖 4)。從區域分布上(shàng)看,東部省份布點 48710 個(gè),中部省份布 點 35177 個(gè),西部省份布點 44155 個(gè),分别占總布點數的(de) 38.04%、
27.48%、34.48%。



二是(shì)項目承接各有側重,發展趨勢整體良好。任務(項目)是(shì)推 進《行動計劃》落實的(de)直接載體,承接倍率、經費投入、平均經費投 入是(shì)反映承接情況的(de)三個(gè)重要(yào / yāo)指标。首先,承接倍率是(shì)任務(項目) 的(de)實際承接布點數與計劃布點數之(zhī)間的(de)比值,反映各地(dì / de)對某一(yī / yì /yí)任務 (項目)的(de)重視程度和(hé / huò)承接積極性。承接倍率超過 4 的(de)項目點有 11 個(gè),最高的(de)分别是(shì)德育特色案例(28.6)、名班主任工作室(23.18)、 示範性虛拟仿真實訓基地(dì / de)(18.57)。其次,單個(gè)任務(項目)點的(de) 經費投入,能反映職教戰線對重點改革任務(項目)的(de)整體關注程度。 58 個(gè)任務(項目)點中有 50%預計總經費投入超過 10 億元,其中, 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714.44 億元)、優質中職學校(400.32 億元)、 中職學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标(340.96 億元)、省域高水平專業群 (301.46 億元)、高水平專業化産教融合實訓基地(dì / de)(248.74 億元) 等投入最多。再次,單個(gè)任務(項目)點的(de)平均經費投入能反映出(chū)各 地(dì / de)各職業院校在(zài)某個(gè)改革任務(項目)建設中的(de)資源積聚程度。27 個(gè)定量項目點中,有 13 個(gè)平均經費投入超過 100 萬元,其中,省域 高水平高職學校(8941.74 萬元)、優質中職學校(2706.68 萬元)、 信息化标杆學校(1203.72 萬元)、省域高水平專業群(1112.82 萬元)、高水平專業化産教融合實訓基地(dì / de)(882.05 萬元)排名前五。

(四)創新治理,确保實效 按照進一(yī / yì /yí)步落實“放管服”的(de)要(yào / yāo)求,《行動計劃》創新治理方式, 既突出(chū)國(guó)家層面的(de)發展要(yào / yāo)求,又體現省級和(hé / huò)院校層面的(de)改革任務,既 突出(chū)過程質量又強調結果成效,明晰了(le/liǎo)央地(dì / de)分權治理的(de)路徑和(hé / huò)項目管 理機制。《行動計劃》構建了(le/liǎo)“教育部宏觀管理、省級統籌保障、學 校自主實施”的(de)推進機制,開發建設了(le/liǎo)“國(guó)家—地(dì / de)方—院校”三級管 理平台,建立了(le/liǎo)年度執行績效采集機制、總結報告發布機制和(hé / huò)宣傳機 制。同時(shí),注重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國(guó)務院将《行動計劃》執行情況 列入國(guó)務院大(dà)督查範圍,各地(dì / de)将《行動計劃》執行情況列入省政府督 查範圍,将目标責任完成情況作爲(wéi / wèi)督察對象業績考核的(de)重要(yào / yāo)内容,各 地(dì / de)建設成效将作爲(wéi / wèi)國(guó)家新一(yī / yì /yí)輪職業教育重大(dà)改革試點項目遴選的(de)重 要(yào / yāo)依據,初步形成中央統籌、地(dì / de)方主體、多中心治理的(de)央地(dì / de)分權治理 模式。河北部署《行動計劃》強調堅持管理統籌原則,明确将省級各 重點建設項目與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統籌管理并給出(chū)項目對應表,實施 “年度考核、中期調整、終點确認”動态管理機制,确保各項任務(項 目)取得紮實成效。湖南明确提出(chū)将《行動計劃》執行情況作爲(wéi / wèi)各級 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de)重要(yào / yāo)内容,作爲(wéi / wèi)職業院校辦學水平評價的(de)重要(yào / yāo)指 标,作爲(wéi / wèi)職業教育重點項目遴選立項、财政獎補資金分配的(de)重要(yào / yāo)依據。

二、重點任務領航新征程

《行動計劃》圍繞落實職教 20 條規劃 10 個(gè)方面、27 條舉措、 56 個(gè)任務(項目),聚焦體系構建、體制機制改革、内涵建設等關鍵領域,設計一(yī / yì /yí)批質量工程項目,各項改革任務(項目)内容、程度、 目标清晰,利于(yú)改革操作和(hé / huò)成果檢驗,也(yě)利于(yú)以(yǐ)點帶面、整體提升。

(一(yī / yì /yí))落實立德樹人(rén)根本任務

立德樹人(rén)成效是(shì)檢驗職業院校一(yī / yì /yí)切工作的(de)根本标準。各地(dì / de)在(zài)《行 動計劃》指導下,注重将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hé / huò)能力培養三者融爲(wéi / wèi)一(yī / yì /yí) 體,創新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數據顯示,“‘三全育人(rén)’典 型學校”總布點 1791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8.96,有 15 個(gè)省份超過 20% 的(de)職業院校承接“三全育人(rén)”典型學校建設,其中江蘇(55.72%)有 超過一(yī / yì /yí)半職業院校承接;20 個(gè)省份有省級财政投入,甯夏平均投入 最多(86.15 萬元)。“名班主任工作室”總布點 2318 個(gè),承接倍 率爲(wéi / wèi) 23.18;19 個(gè)省份有省級财政投入,福建平均投入最多(166.67 萬元/個(gè))。“德育特色案例”總布點 2860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28.6; 14 個(gè)省份有省級财政投入,福建平均投入最多(166.67 萬元)。“德 育骨幹管理人(rén)員、思政課專任教師”總布點 28085 個(gè),“思政課教師 研究基地(dì / de)”總布點 951 個(gè),“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總布點 2093 個(gè),三個(gè)項目點承接倍率均在(zài) 2 以(yǐ)上(shàng),院校均表現出(chū)較大(dà)承接積極性。 “思想政治課示範課堂”總布點 7648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0.76,是(shì)唯一(yī / yì /yí) 一(yī / yì /yí)個(gè)承接倍率低于(yú) 1 的(de)項目點。“課程思政教育案例”總布點 12695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1.27,布點數與計劃數基本一(yī / yì /yí)緻。

(二)推進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chū)強化中職教育的(de)基礎性地(dì / de)位,鞏固專科高職教 育的(de)主體地(dì / de)位,穩步發展高層次職業教育,推動構建縱向貫通的(de)學校職業教育體系,逐步實現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一(yī / yì /yí)是(shì)中職基礎性地(dì / de)位進一(yī / yì /yí)步夯實。32 個(gè)省份均承接了(le/liǎo)“中職學 校辦學條件基本達标”任務,預計投入 340.96 億元,位列所有任務 (項目)點經費投入第 3 位。由于(yú)多數中職管理事權、财權在(zài)地(dì / de)市一(yī / yì /yí) 級,地(dì / de)市縣投入占比較大(dà)。數據顯示,29 個(gè)省份有地(dì / de)市縣投入,占 本任務總經費投入的(de) 73.14%,表明中職基礎能力提升已經加速進入 各地(dì / de)議事日程。32 個(gè)省份均承接了(le/liǎo)“優質中職學校”建設,布點 1479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1.48,有 11 個(gè)省份有超過 20%的(de)中職學校承接,江 蘇(66.48%)有超過六成的(de)中職學校承接建設;該項目點預計投入經 費 400.32 億元,位列所有任務(項目)點經費投入第 2 位,其中, 28 個(gè)省份有地(dì / de)市縣投入,占“優質中職學校”總經費投入的(de) 64.12%。 32 個(gè)省份均承接了(le/liǎo)“優質中職學校專業”建設,布點 4258 個(gè),承接 倍率爲(wéi / wèi) 1.42,預計投入經費 103.41 億元,地(dì / de)市縣投入與省級财政投 入大(dà)體相當,分别爲(wéi / wèi) 34.05 億元、36.09 億元。2020 年 10 月,河北 省印發《河北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于(yú)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标準化建設工 程的(de)意見》,率先在(zài)全國(guó)實施中職學校标準化建設工程,旨在(zài)補齊中 等職業教育基本辦學條件短闆、整體提升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

二是(shì)專科高職主體地(dì / de)位更加穩固。32 個(gè)省份承接了(le/liǎo)“省域高水 平高職學校”建設,布點 799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2.66;有 21 個(gè)省份超 過 50%的(de)高職學校承接建設,西部地(dì / de)區占 9 個(gè),其中,兵團(83.33%) 超過八成,青海(75%)、甘肅(75%)超過七成的(de)高職學校承接,表 明西部省份迫切希望通過支持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整體提升西部地(dì / de)區高職教育水平。該項目點預計投入經費 714.45 億元,是(shì)投入 最多的(de)任務(項目)點,其中省級财政投入 94.19 億元,占比 13.18%, 上(shàng)海、安徽、海南無省級财政投入。32 個(gè)省份承接了(le/liǎo)“省域高水平 專業群”,布點 2709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4.52,該項目點預計投入經費 301.46 億元,其中,省級财政投入 55.32 億元,占比 18.35%,上(shàng)海、 安徽、海南、甘肅無省級财政投入。

三是(shì)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穩步推進。目前,通過學校試點、獨立學 院轉設等方式,教育部批準設置了(le/liǎo) 27 所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數據顯 示,32 個(gè)省份承接了(le/liǎo)“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預計總投入 28550 萬元,投入較多的(de)是(shì)江蘇(20000 萬元)、河南(3000 萬元)、 遼甯(2500 萬元)。2021 年 1 月 22 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本科層 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明确了(le/liǎo)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專業設置條件與要(yào / yāo)求、設置程序、指導與監督等細則,爲(wéi / wèi)完善職業教 育國(guó)家教學标準體系、系統加強專業建設、科學有效引導預期、保證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行穩緻遠做了(le/liǎo)基礎性工作。2021 年 1 月 27 日, 教育部印發《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标準(試行)》,逐漸完善了(le/liǎo)本 科職業教育的(de)基本制度建設,爲(wéi / wèi)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提供了(le/liǎo)根 本遵循。

(三)完善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de)制度體系

《行動計劃》積極推動服務全民終身學習職業教育制度建設,推 動育訓結合,爲(wéi / wèi)加強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指明了(le/liǎo) 方向,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建設,拓寬了(le/liǎo)職業教育的(de)服務域。30 個(gè)省份拟投入 2510 萬元支持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建設。2020 年 3 月,教育部發布《關于(yú)做好職業教育國(guó)家學分銀行建設相關工作 的(de)通知》,明确了(le/liǎo)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建設的(de)實施流程及實施要(yào / yāo)求,《職 業教育國(guó)家學分銀行建設工作規程(試行)》《關于(yú)開展職業教育國(guó) 家學分銀行學習成果轉換工作的(de)公告》等系列文件爲(wéi / wèi)有序開展學曆證 書和(hé / hu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de)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hé / huò)轉換提供了(le/liǎo)路 徑方法和(hé / huò)運行保障。北京市出(chū)台《關于(yú)開展北京市學分銀行服務體系 建設試點工作的(de)通知》,提出(chū)構建北京市學分銀行服務體系并明确了(le/liǎo) 第一(yī / yì /yí)批試點院校。甯夏召開學分銀行高職擴招聯盟會議,探索甯夏高 職擴招聯盟學習成果互認運行機制,提升甯夏高職擴招教育教學質 量。32 個(gè)省份拟投入 80.68 億元支持“推進 1+X 證書制度試點”任 務建設。目前教育部分四批遴選了(le/liǎo) 300 個(gè)培訓評價組織、447 個(gè) X 證 書,100 多萬人(rén)參加培訓。31 個(gè)省份承接“示範性職工培訓基地(dì / de)”建 設,布點 2138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4.28,預計總投入 55.67 億元。各地(dì / de) 面向在(zài)校生和(hé / huò)全體社會成員廣泛開展職業培訓,山西提出(chū)落實職業院 校實施學曆教育與培訓并舉的(de)法定職責,按照“人(rén)人(rén)持證、技能社會” 總體思路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使更多勞動者實現技能就(jiù)業、技能 增收、技能成才。上(shàng)海出(chū)台《關于(yú)開展本市職業院校育訓結合激勵計 劃的(de)指導意見》,發揮收入分配的(de)導向激勵功能,完善分配機制,促 進職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32 個(gè)省份均承接了(le/liǎo)“示範性繼續基地(dì / de)”“優質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社區教育示範基地(dì / de)和(hé / huò)老年大(dà)學示範校”建設,分别布點 1357 個(gè)、6248 個(gè)、1409 個(gè),預計總投入 45.34 億元,将對強化職業院校 的(de)繼續教育功能有重要(yào / yāo)助推作用。據統計,目前已确定國(guó)家級社區教 育實驗區 129 個(gè)、示範區 120 個(gè),已建成 28 所省級老年開放大(dà)學。

(四)深化職業教育産教融合校企合作

各地(dì / de)積極出(chū)台政策,部署推進産教融合。如北京計劃三年分批次 建設 100 個(gè)左右工程師學院和(hé / huò)技術技能大(dà)師工作室項目,每個(gè)項目采 取财政與企業按 4∶1 配套投入的(de)方式予以(yǐ)支持。浙江提出(chū)到(dào) 2025 年, 培育 10 個(gè)産教融合聯盟、100 個(gè)産教深度融合的(de)實習實訓基地(dì / de)、300 家産教融合型企業。福建出(chū)台《關于(yú)深化産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 量發展若幹措施的(de)通知》,提出(chū)到(dào) 2022 年遴選 50 個(gè)省級示範性産業 學院。河南印發《河南省職業教育産教融合發展行動計劃》,對開展 省級産教融合試點城市、産教融合型标杆行業,産教融合型企業、院 校等進行了(le/liǎo)系統部署。

26 個(gè)省份拟投入 589 萬元支持“建立産業人(rén)才數據平台,研制 職業教育産教融合對接譜系圖”,31 個(gè)省份拟投入 3900 萬元支持“實 施國(guó)家級職成教示範縣助力鄉村振興人(rén)才培養計劃”。

32 個(gè)省份承 接“示範性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建設,布點 3102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3.10,預計經費投入 20.21 億元。2019 年 9 月,教育部等四部門聯 合公布了(le/liǎo)首批 102 家全國(guó)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dì / de)名單,發揮企業 在(zài)職教師資隊伍建設中的(de)重要(yào / yāo)作用,加快建設一(yī / yì /yí)支新時(shí)代高素質“雙 師型”教師隊伍。2020 年 4 月,教育部召開 2020 年全國(guó)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dì / de)工作推進視頻會,要(yào / yāo)求“推動教師定期到(dào)企業實踐常 态化、制度化、标準化、規範化,打通政企校三方溝通聯系和(hé / huò)協同工 作通道(dào),出(chū)台相關政策和(hé / huò)項目,搭建教師企業實踐信息服務平台,建 立政企校協同工作的(de)有效機制”。

32 個(gè)省份承接“示範性職教集團(聯盟)”建設,布點 1305 個(gè), 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2.61,預計經費投入 38.21 億元。目前,國(guó)家層面已确 定并公布第一(yī / yì /yí)批 150 家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名單, 後期還将開展第二批培育單位遴選。30 個(gè)省份承接“高水平專業化 産教融合實訓基地(dì / de)”建設,布點 2820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9.4,預計經 費投入 248.74 億元。29 個(gè)省份拟投入 330 萬元開展“建立健全省級 産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落實‘金融+财政+土地(dì / de)+信用’的(de)組合式 激勵政策”任務建設。

(五)健全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

《行動計劃》以(yǐ)健全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爲(wéi / wèi)出(chū)發點,完善“文 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引導不(bù)同階段教育合理分流、協調發 展,爲(wéi / wèi)學生接受高職教育提供多種入學方式。各地(dì / de)積極探索職業教育 考試招生改革,一(yī / yì /yí)是(shì)健全高職分類考試招生制度,目前分類考試招生 已成爲(wéi / wèi)高職學校招生主渠道(dào)。二是(shì)完善高職教育招生計劃分配和(hé / huò)考試 招生辦法,規範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形式,爲(wéi / wèi)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探 索多種入學方式。三是(shì)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合理 分流,實現職普協調發展。數據顯示,32 個(gè)省份承接“健全省級統 籌的(de)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建設,僅吉林、河南、海南、陝西、甯夏有省級财政經費投入,總投入 17780 萬元。江蘇蘇錫常都市圈在(zài)統 一(yī / yì /yí)教學标準的(de)基礎上(shàng),實施中等職業學校統考統招,建立中職學校統 一(yī / yì /yí)招生平台,實行統一(yī / yì /yí)考試标準、統一(yī / yì /yí)考試方式、統一(yī / yì /yí)招生錄取。山 東統籌建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職教高考本科錄 取比例由 6∶1 提升至 4∶1,中職學生升學深造比例超過 70%。

(六)實施職業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行動 《行動計劃》以(yǐ)修訂和(hé / huò)落實《職業教育法》爲(wéi / wèi)契機,把制度标準 建設作爲(wéi / wèi)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de)抓手,深化辦學質量督導評價機 制改革,提升職業院校管理隊伍專業化水平,落實和(hé / huò)擴大(dà)職業學校辦 學自主權,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和(hé / huò)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yī / yì /yí)是(shì)健全職業教育标準體系。根據國(guó)家标準構建省、校兩級職業 教育标準體系,完善各類标準的(de)動态更新和(hé / huò)執行情況檢查機制。據統 計,十三五期間,國(guó)家層面構建了(le/liǎo)專業目錄、專業教學标準、課程标 準、頂崗實習标準、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标準五位一(yī / yì /yí)體的(de)職業教育 國(guó)家教學标準體系,修(制)訂并發布 347 個(gè)高職和(hé / huò) 230 個(gè)中職專業 教學标準、51 個(gè)職業院校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标準、136 個(gè)專業類 頂崗實習标準。湖南實施湖湘特色職業教育标準開發工程,提出(chū)到(dào) 2022 年所有專業全部完成人(rén)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标準、課程标準、 專業技能考核标準制訂及公開工作,與湖南特色産業、新技術、新标 準同步對接。

二是(shì)完善辦學質量監管評價機制。32 個(gè)省份拟投入 1750 萬元加 強内部治理建設。充分發揮學校質量保證主體作用,用好診改制度,通過自主診改,不(bù)斷提升内部治理能力。目前已經有三批 32 所職業 院校通過國(guó)家級診改複核。陝西三所高職院校率先通過了(le/liǎo)國(guó)家級診改 複核,實現了(le/liǎo)職業院校省級診改複核全覆蓋。鞏固國(guó)家、省、學校三 級質量年報發布機制,首次發布通知要(yào / yāo)求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 編制和(hé / huò)發布年度質量報告,統籌推進中職、專科高職、本科層次職業 學校年報編制發布。制定職業學校辦學質量考核辦法,構建國(guó)家、省、 校三級職業教育監督體系。山東省印發高等職業院校辦學質量年度考 核方案(試行),明确了(le/liǎo)考核内容與方法、考核程序、結果運用。

三是(shì)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管理隊伍。32 個(gè)省份計劃投入 4712 萬元 開展覆蓋全部職業學校管理幹部的(de)各級各類培訓。目前,國(guó)家層面已 經遴選 5 個(gè)教育部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dì / de)和(hé / huò) 24 個(gè)培育基地(dì / de),已 面向國(guó)家“雙高計劃”院校書記校長、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負責 同志舉辦三期治理能力提升專題研讨班。

(七)實施職業教育“三教”改革攻堅行動

《行動計劃》以(yǐ)提升教師“雙師”素質、提高教材科學性先進性 爲(wéi / wèi)基礎,提升專業和(hé / huò)課程教學效果,系統推進職業教育“三教”改革, 整體提升技術技能人(rén)才培養質量。

一(yī / yì /yí)是(shì)教師方面,各地(dì / de)普遍重視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預計投入 1.33 億元、33.91 億元、12.11 億元、16.08 億元分别支持“實施新 一(yī / yì /yí)周期‘全國(guó)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校企共建‘雙師型’ 教師培養培訓基地(dì / de)和(hé / hu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dì / de)建設”“實施現代産業導師特 聘崗位計劃”“國(guó)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

二是(shì)教材方面,31個(gè)省份承接“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de)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建設,布點 12468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1.25,預計投入 133031.96 萬元。31 個(gè)省份 拟投入 199 萬元支持開展省級教材比例抽查。據統計,國(guó)家層面了(le/liǎo)遴 選了(le/liǎo)約 4000 種“十三五”職業教育國(guó)家規劃教材,目前正在(zài)組織申 報首屆全國(guó)教材建設獎全國(guó)優秀教材(職業教育和(hé / huò)繼續教育類)。

三 是(shì)教法方面,32 個(gè)省份拟投入 3.44 億元建立完善職業學校人(rén)才培養 方案公開制度。31 個(gè)省份承接“‘課堂革命’典型案例”,布點 5235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5.24,預計投入 74072.66 萬元。各地(dì / de)以(yǐ)教學能力比 賽爲(wéi / wèi)引領,推動各職業院校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國(guó)家、省、校三級教 學能力比賽機制更加完善。2020 年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dà)賽,帶動了(le/liǎo) 5290 所中高職院校的(de) 21.9 萬名教師參與校級比賽;創新疫情防控常 态化背景下教學模式,紮實推動職業教育改革政策落地(dì / de)實施,深入推 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

(八)實施職業教育信息化 2.0 建設行動

《行動計劃》系統構建“互聯網+職業教育”支撐服務體系,推 動信息技術在(zài)教學、管理、學習、評價等方面的(de)應用,創新教育組織 形式和(hé / huò)管理模式,運用大(dà)數據提升職業院校治理能力。32 個(gè)省份均 承接了(le/liǎo)信息化相關的(de)項目,其中,“職業教育信息化标杆學校”布點 1336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4.45,預計投入 160.82 億元;“示範性虛拟仿 真實訓基地(dì / de)”布點 1857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18.57,預計投入 106.43 億 元;“職業教育精品在(zài)線開放課程”布點 12899 個(gè),承接倍率爲(wéi / wèi) 2.58, 預計投入 26.37 億元。

各地(dì / de)積極推動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範》,統籌建設集智能 教學、管理與服務一(yī / yì /yí)體化的(de)平台,着手研制各院校數據建設指南,系 統設計開發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自 2015—2020 年,共有 346 所職 業院校通過“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項目”建設成爲(wéi / wèi)全國(guó)職業 院校數字校園示範校。各地(dì / de)紛紛制定推進信息化 2.0 行動的(de)實施方 案,上(shàng)海提出(chū)“網絡思政與網絡誠信”推進工程,加強網絡黨建平台 建設,形成融合教育培訓、管理服務、監督檢查爲(wéi / wèi)一(yī / yì /yí)體的(de)思想陣地(dì / de)。 江蘇提出(chū)開展教育大(dà)資源服務普及行動,促進教育治理數字化轉型, 将智慧教育創新發展應用到(dào)網絡扶智工程攻堅,全面促進教學效率和(hé / huò) 師生信息化素養提升。

(九)實施職業教育服務國(guó)際産能合作行動

《行動計劃》聚焦擴大(dà)職業教育對外開放,堅持“引進來(lái)”“走 出(chū)去”并舉,爲(wéi / wèi)服務“一(yī / yì /yí)帶一(yī / yì /yí)路”建設、國(guó)際産能合作提供支持,拓 展中外人(rén)文交流。天津充分發揮區位、港口、産業、科教特别是(shì)職業 教育方面的(de)優勢,在(zài)泰國(guó)、印度、英國(guó)、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柬 埔寨、葡萄牙和(hé / huò)吉布提等建設了(le/liǎo) 17 個(gè)“魯班工坊”,加強“魯班工 坊”建設标準規範、運行模式、教學質量評價等的(de)系統研究,爲(wéi / wèi)職業 院校助力“一(yī / yì /yí)帶一(yī / yì /yí)路”沿線國(guó)家技術技能人(rén)才培養和(hé / huò)經濟發展積累實 踐經驗。山東推進多元化國(guó)際合作辦學平台、專業(群)國(guó)際化、境 外“魯班工坊”和(hé / huò)培訓機構建設,各院校積極與“一(yī / yì /yí)帶一(yī / yì /yí)路”沿線國(guó) 家的(de)院校和(hé / huò)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推動專業評估認證和(hé / huò)“專升本” “專升碩”人(rén)才貫通培養合作項目。根據“2020 中國(guó)—東盟職業教育發展論壇”數據,近年來(lái),廣西近 20 所職業院校協同中國(guó)企業與 東盟國(guó)家職業院校合作辦學,累計爲(wéi / wèi)東盟國(guó)家培訓經濟、醫藥、藝術、 行政管理等領域的(de)專業人(rén)才超過 1 萬人(rén)。

(十)實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dì / de)建設行動 《行動計劃》強調,在(zài)國(guó)家職業教育改革總體框架下,部省共建 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dì / de),支持有基礎、有意願的(de)地(dì / de)方先行先試,引導 中心城市、發達地(dì / de)區率先發展,支持中小城市和(hé / huò)中部地(dì / de)區特色發展, 扶持中西部欠發達地(dì / de)區加快發展。整體推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聚焦 重點、破解難點、疏通堵點問題,夯實地(dì / de)方主體責任,倒逼職業教育 改革,是(shì)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dì / de)建設的(de)出(chū)發點和(hé / huò)落腳點。整省試點側 重區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hé / huò)體制機制改革;城市試點側重産教融 合和(hé / huò)校企合作,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均以(yǐ)教育部與省級人(rén)民政府 名義推進。目前,山東、甘肅、江西、江蘇蘇錫常都市圈已啓動試點 建設。山東緻力于(yú)整體改革,創新突破;甘肅緻力于(yú)強化技能,打造 “技能甘肅”;江西緻力于(yú)提質擴容,增強實力;蘇錫常都市圈緻力 于(yú)突出(chū)制度創新、模式創新。各高地(dì / de)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引領帶 動區域職業院校将提質培優做實做強做出(chū)特色。啓動以(yǐ)來(lái),山東建立 了(le/liǎo) 12 項制度機制,出(chū)台 20 個(gè)改革文件,啓動實施 495 個(gè)項目,逐市、 逐縣、逐校制訂實施方案,形成改革的(de)強大(dà)合力。在(zài)“2020 年職業 教育活動周全國(guó)啓動儀式暨全國(guó)職業院校技能大(dà)賽改革試點賽開幕 式”上(shàng),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chū)“一(yī / yì /yí)年來(lái),山東職教高地(dì / de)建設取得重 大(dà)突破,‘山東模式’基本定型,一(yī / yì /yí)些成功做法已經向全國(guó)推廣”。

三、全面推進擘畫新藍圖

黨的(de)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确了(le/liǎo)“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de)政策導向 和(hé / huò)重點要(yào / yāo)求,職業教育要(yào / yāo)把改革發展的(de)中心轉移到(dào)提高質量、增強适 應性上(shàng)來(lái)。下一(yī / yì /yí)階段,《行動計劃》需繼續從“下好一(yī / yì /yí)盤大(dà)棋”出(chū)發, 圍繞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類型特色突出(chū)的(de)職業教育,遵循全面落 實與局部突破,中央統籌與地(dì / de)方主責結合的(de)工作思路,既呈現地(dì / de)方政 府規劃發展職業教育的(de)戰略考量,又體現職業院校着力揚優勢、提質 量的(de)決心。做好推進落實大(dà)文章,要(yào / yāo)在(zài)促進教育公平、縮小發展差距 方面“補短闆”,更要(yào / yāo)在(zài)提高質量、優化結構方面“做加法”,更好 實現教育供給側與需求側總體平衡,更好回應人(rén)民群衆對更高質量職 業教育的(de)熱切期待。

(一(yī / yì /yí))提高思想認識,目标任務落地(dì / de)方向更加明确 首先,要(yào / yāo)把推進實施《行動計劃》與落實職教 20 條緊密結合。 職教 20 條是(shì)辦好新時(shí)代職業教育的(de)頂層設計和(hé / huò)施工藍圖,把奮力辦 好新時(shí)代職業教育的(de)決策部署細化成爲(wéi / wèi)若幹具體行動。職業教育進入 改革深水區,一(yī / yì /yí)方面,“雙高計劃”、1+X 證書制度試點等國(guó)家層面 的(de)主體工程,社會廣泛關注、進展迅速;另一(yī / yì /yí)方面,“立德樹人(rén)”“三 教”改革等需要(yào / yāo)地(dì / de)方、學校投身實踐的(de)内部裝修工程,有些還未破題, 有些工期不(bù)明。《行動計劃》是(shì)對職教 20 條各項改革任務的(de)再分解、 再部署,繪制了(le/liǎo)未來(lái)三年職業教育質量革命的(de)“作戰圖”,是(shì)進一(yī / yì /yí)步 推進改革的(de)重要(yào / yāo)抓手,是(shì)推進職業教育整體提質培優的(de)重要(yào / yāo)載體。

其次,要(yào / yāo)完整把握《行動計劃》的(de)核心要(yào / yāo)義。要(yào / yāo)把握好“提質”“培優”“增值”“賦能”四個(gè)關鍵詞。具體而(ér)言,就(jiù)是(shì)要(yào / yāo)圍繞思想 政治教育、“三教”改革、産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治理能力提升等重 點難點進行攻堅,提高職業教育内涵質量,通過建設一(yī / yì /yí)批高水平的(de)職 業學校、專業、實訓基地(dì / de)、教學團隊,打造職業教育品牌。同時(shí),通 過樹立正确的(de)人(rén)才觀和(hé / huò)職業教育觀,增加技術技能人(rén)才的(de)成長成才價 值,推動職業教育的(de)高質量發展,爲(wéi / wèi)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rén)力資 源支撐和(hé / huò)技術技能積累,發揮職業教育在(zài)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 體系中的(de)獨特功能和(hé / huò)價值。

再次,要(yào / yāo)準确理解《行動計劃》推進的(de)基本路徑。《行動計劃》 對實施期的(de)改革任務定性、定量,對國(guó)家部門、地(dì / de)方、學校具體分工, 通過自主承接、任務驅動、契約管理,确保政策信号不(bù)減、能量不(bù)降, 激發地(dì / de)方和(hé / huò)學校改革活力。《行動計劃》要(yào / yāo)求将各項任務的(de)落地(dì / de)實施 與“十四五”時(shí)期職業教育發展同規劃、同部署,強化部門聯動,加 強統籌指導和(hé / huò)系統保障,完善監督考核體系,營造良好環境。各地(dì / de)各 院校需拿出(chū)更大(dà)勇氣、更多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聚焦發展 目标,在(zài)精準謀劃上(shàng)出(chū)實招、在(zài)精準推進上(shàng)下實功、在(zài)精準落地(dì / de)上(shàng)見 實效,将承接的(de)任務(項目)逐項落細落實,向改革的(de)“最後一(yī / yì /yí)公裏” 要(yào / yāo)效益。

(二)凝聚更大(dà)共識,協同推進機制更加完善有力 《行動計劃》點多、面廣、戰線長,每項改革任務都不(bù)是(shì)孤立的(de), 都會牽扯到(dào)許多相關環節,需要(yào / yāo)不(bù)同主體系統謀劃、協調推進。這(zhè)就(jiù) 需要(yào / yāo)凝聚國(guó)家有關部門、各地(dì / de)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的(de)廣泛共識,形成聯動落實節奏。

一(yī / yì /yí)是(shì)協調好部門之(zhī)間的(de)推進關系。教育部統籌協調好《行動計劃》 實施工作,以(yǐ) 56 項重點任務(項目)爲(wéi / wèi)抓手,持續完善任務(項目) 管理平台,做好監督評價。國(guó)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 位持續推進《行動計劃》實施工作的(de)指導,保持經常性溝通,在(zài)職責 分工範圍内落實相應任務,及時(shí)調度、總結行動計劃執行情況,确保 任務(項目)落實到(dào)位。

二是(shì)落實好地(dì / de)方的(de)主體責任。各地(dì / de)應結合本地(dì / de)經濟、教育等實際 情況,以(yǐ)及院校辦學基礎、辦學定位及投入保障能力,主動統籌部署 院校承接的(de)任務(項目)、制訂實施方案、落實支持經費、加大(dà)制度 供給、搭建工作平台,及時(shí)做好經驗總結和(hé / huò)推介宣傳。重點在(zài)補齊短 闆和(hé / huò)整體提升上(shàng)發力,全面改善中職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打造一(yī / yì /yí)批優 質中職學校和(hé / huò)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在(zài)深化普職融通、産教融合、校 企合作等方面探索更多基層首創。

三是(shì)發揮好職業院校的(de)關鍵作用。職業院校應樹立“升維思考、 降維落實”的(de)意識,把工作重心放到(dào)對标對表、制定落實細則上(shàng)。優 化資源配置,盤活既有資源,整合更多優質資源支持任務(項目)落 地(dì / de)。加速從規模擴張向強化内涵轉型,持續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 優化内部治理結構。對高職院校而(ér)言,還可借鑒沿用《高等職業教育 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 年)》實施過程中的(de)好做法,及時(shí) 總結提煉,固化經驗,形成長效推進機制。

四是(shì)完善好行業企業的(de)參與機制。各地(dì / de)需加強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de)整體性系統性政策供給,抓緊出(chū)台本地(dì / de)産教融合實施方案,完善 行業企業投入與利益協調機制,健全地(dì / de)方、院校、行業企業協調溝通 合作機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豐富實踐載體、強化激勵保障,促進 形成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社會各負其責、協同共進的(de)發展格局。

(三)建立精品标識,示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

《行動計劃》需通過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 改革,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首先,樹立一(yī / yì /yí)批職教旗艦。以(yǐ)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hé / huò)完善服務 全民終身學習的(de)制度體系爲(wéi / wèi)抓手,引導地(dì / de)方、行業企業、主辦方持續 加大(dà)職業教育投入,集中打造一(yī / yì /yí)批示範作用明顯、特色亮點鮮明的(de)職 業教育高地(dì / de),和(hé / huò)一(yī / yì /yí)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hé / huò)專業(群)。其次,打造一(yī / yì /yí)批 職教品牌。以(yǐ)落實立德樹人(rén)根本任務、“三教”改革攻堅行動、信息 化 2.0 建設行動和(hé / huò)服務國(guó)際産能合作行動爲(wéi / wèi)抓手,在(zài)“思政教育”“三 教”改革等方面形成職業教育的(de)範式,在(zài)專業、教師、教材、國(guó)際化 等方面深化品牌内涵,總結中國(guó)特色職業教育制度模式體系。再次, 研制一(yī / yì /yí)批建設标準。持續完善五位一(yī / yì /yí)體職業教育國(guó)家教學标準體系, 加快推進“國(guó)家資曆框架”“職業教育國(guó)家‘學分銀行’”“1+X 證 書制度試點”進程,加快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标準體系構建。最後, 形成一(yī / yì /yí)批改革經驗。發揮省級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作用,加快形成 省際、校際比學趕幫超的(de)機制,在(zài)職業教育考試招生改革、治理能力 提升、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等方面總結一(yī / yì /yí)批可複制可推廣的(de)地(dì / de)方經 驗,在(zài)體制機制改革、政策法規出(chū)台、标準建設上(shàng)形成實質性突破,輻射帶動《行動計劃》任務落實。

(四)樹立收官意識,監督考核機制更加健全

及時(shí)收官是(shì)好政策執行、好項目落地(dì / de)的(de)先驗保證,是(shì)爲(wéi / wèi)了(le/liǎo)在(zài)新的(de) 階段促進新政策、項目起好步、開好局的(de)重要(yào / yāo)之(zhī)舉。《行動計劃》強 化結果應用,确定了(le/liǎo)清晰的(de)建設期限,劃定了(le/liǎo)年度工作的(de)時(shí)間節點, 構建起了(le/liǎo)國(guó)家督促驗收,地(dì / de)方全程評價,承接學校自我監測的(de)三級監 督考核體系,爲(wéi / wèi)保障收官做了(le/liǎo)系列制度設計。

一(yī / yì /yí)是(shì)需要(yào / yāo)對重點任務(項目)進行科學拆解、細化,加快研制開 發《行動計劃》績效考核指标,更好爲(wéi / wèi)各地(dì / de)各院校指明落實方向。

二 是(shì)需要(yào / yāo)持續優化績效管理平台,全程采集、管理、監督任務(項目) 執行情況;組織專門團隊編制年度和(hé / huò)總績效報告,将年度績效報告作 爲(wéi / wèi)驗收的(de)重要(yào / yāo)指标。

三是(shì)需要(yào / yāo)建立績效評價和(hé / huò)通報制度,每年定期通 報各地(dì / de)執行情況,傳遞工作壓力;建立實施期滿考核驗收制度,根據 各地(dì / de)建設成效,對任務(項目)開展綜合評價,并對有關項目進行認 定。與此同時(shí),還需要(yào / yāo)地(dì / de)方全程監督任務(項目)執行情況、資金落 實情況,建立督查督導機制,将目标責任完成情況作爲(wéi / wèi)督查對象業績 考核的(de)重要(yào / yāo)内容;需要(yào / yāo)職業院校制定科學的(de)評價指标體系,加快構建 内部質量保證體系,健全學生、教師、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參與的(de) 學業考核評價體系,發揮專家組織和(hé / huò)第三方社會機構在(zài)質量評價中的(de) 作用。

當前,職業教育正處于(yú)爬坡過坎、提質培優的(de)曆史轉折點上(shàng),《行 動計劃》爲(wéi / wèi)職業教育“下一(yī / yì /yí)盤大(dà)棋、打一(yī / yì /yí)場翻身仗”提供了(le/liǎo)項目、制度、實踐等載體,各方主體應堅持解放思想,以(yǐ)提高發展質量和(hé / huò)效益 爲(wéi / wèi)中心,切實把培育特色品牌、夯實人(rén)人(rén)出(chū)彩人(rén)人(rén)成才的(de)發展基礎、 全方位提升貢獻率作爲(wéi / wèi)關鍵着力點,積極統籌推進、創新實踐,爲(wéi / wèi)加 快探索完善中國(guó)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道(dào)路、制度和(hé / huò)模式貢獻力量。我們 還應清醒地(dì / de)認識到(dào)各地(dì / de)在(zài)組織承接任務(項目)過程中存在(zài)着推動作 用不(bù)足、協調力度不(bù)夠、經費投入不(bù)均衡等問題,需要(yào / yāo)引起重視、冷 靜應對。下一(yī / yì /yí)階段,推進《行動計劃》高質量實施,需要(yào / yāo)盡快從應然 的(de)認識規劃轉到(dào)實然的(de)推進落實中來(lái),錨定高質量發展方向,深入探 索增強體系完備性、制度健全性、标準完善性、條件充足性和(hé / huò)評價科 學性的(de)創新舉措,推動職業教育進一(yī / yì /yí)步夯實發展基礎、增強适應性, 進而(ér)煥發出(chū)更加強大(dà)的(de)生機與活力。

來(lái)源:中國(guó)職業技術教育網 http://www.chinazy.org/info/1006/7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