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恩斯邁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是(shì)一(yī / yì /yí)家專門從事職業教育、教育培訓服務、教育品牌推廣、教育及教育衍生産品開發的(de)綜合性服務機構,開展對内、對外教育服務與合作。

當前位置:
首頁
研究院
政策速遞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yú)開展中德先進職業教育 合作項目遴選工作的(de)通知

時(shí)間:2021-07-21浏覽:677

教外廳函〔2021〕16 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 

爲(wéi / wèi)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的(de)重要(yào / yāo)指示和(hé / huò)全國(guó)職業教育大(dà)會精神,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rén)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借鑒?雙元制?辦學模式,推動建設具有國(guó)際先進水平的(de)中國(guó)特色職業教育體系,按照《國(guó)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yú)加快和(hé / huò)擴大(dà)新時(shí)代教育對外開放的(de)意見》等文件精神,教育部與德國(guó)等歐洲職業教育模式先進國(guó)家行業龍頭企業聯合實施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Sino-German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簡稱 SGAVE 項目)。現将項目遴選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yī / yì /yí)、總體目标 

項目借鑒德國(guó)等歐洲國(guó)家行業龍頭企業開展?雙元制?人(rén)才培養的(de)技術和(hé / huò)經驗儲備,根據《中華人(rén)民共和(hé / huò)國(guó)經濟和(hé / huò)社會發展第十四個(gè)五年規劃和(hé / huò) 2035 年遠景目标綱要(yào / yāo)》中所涉及的(de)汽車、智能制造、新一(yī / yì /yí)代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相關專業,遴選試點院校,按照?雙元制?模式要(yào / yāo)求中德聯合開發和(hé / huò)實施适應我國(guó)國(guó)情的(de)技術技能人(rén)才培養方案。通過課程體系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考核和(hé / huò)評估 、認證體系構建等多種方式,推動?三教?改革,提升職業院校産教融合、校企合作與國(guó)際交流水平,打造高素質技術技能人(rén)才培養國(guó)際合作精品項目,爲(wéi / wèi)我國(guó)制造業轉型升級和(hé / huò)高質量發展奠定人(rén)才基礎。 

二、主要(yào / yāo)任務 

(一(yī / yì /yí))開發以(yǐ)實踐爲(wéi / wèi)導向的(de)項目教學體系。

項目将根據試點院校需求,聯合德國(guó)企業面向汽車、智能制造、新一(yī / yì /yí)代信息技術等領域與試點院校共同制訂專業人(rén)才培養方案、構建學習領域課程體系,開發課程标準、實訓标準和(hé / huò)考核評價标準。德方重點提供有關框架教學計劃、實踐教學工作手冊、近幾年有關題庫和(hé / huò)考試方案,支持試點院校教學團隊建設,幫助掌握先進的(de)課程開發方法、提高實踐教學能力,課程資源将彙集形成數字化教學資源供試點院校使用。 

(二)提升項目院校?雙元?育人(rén)水平。

項目将每年面向試點院校組織 2—3 次專業教師培訓及 1 次校長培訓,邀請德國(guó)和(hé / huò)國(guó)内?雙元制?職業教育專家及企業培訓師開展項目教學法及先進技術專項培訓;根據項目進展情況,組織試點院校教師團隊赴德國(guó)進修學習。 
德方支持培養一(yī / yì /yí)批職業培訓師,提供企業培訓中心建設方案、企業培 
訓規則并支持滿足有關技能教學的(de)設施設備等,在(zài)試點專業中及時(shí)把 
先進工藝、前沿技術傳遞給教師和(hé / huò)管理人(rén)員。 

(三)構建考核評價認證體系。

項目将協同合作企業共同開發适應相關專業需要(yào / yāo)的(de)評價和(hé / huò)認證體系,并将其應用到(dào)教學和(hé / huò)培訓實踐中。每年由政府、企業和(hé / huò)院校代表組成評估團隊,分學生、教師、學校三個(gè)層面對試點院校參與項目情況實施考核、評估和(hé / huò)認證,通過考核者将獲得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證書。支持在(zài)試點專業開展“學曆證書+若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 

(四)區域推廣中德職業教育項目合作模式。

項目将以(yǐ)“體系完備、标準完善、保障有力、評價科學”爲(wéi / wèi)原則,發揮現有 8 所“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示範中心”引領和(hé / huò)輻射作用,将各相關專業人(rén)才培養成熟模式推廣到(dào)區域内其他(tā)職業院校并提供考試認證、學習培訓等服務,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帶動區域職業院校相關專業共同發展。 

三、項目遴選 

(一(yī / yì /yí))申報院校範圍 

設置有汽車、智能制造、新一(yī / yì /yí)代信息技術領域相關專業,辦學基礎條件較好,有意參與中德政校企合作的(de)職業院校可自願申報。(具體标準見附件 2) 

(二)申報及遴選流程 

1. 院校申報。申報院校需按要(yào / yāo)求認真填寫報名表(附件 3),并在(zài)規定時(shí)間内将報名表提交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 

2. 省級推薦。原則上(shàng),各省在(zài)汽車(新能源)、智能制造、新一(yī / yì /yí)代信息技術領域相關專業可各推薦 1—2 所職業院校參與項目試點;在(zài)汽車領域相關專業可推薦有意向參與合作的(de)中、高職院校參與項目,數量不(bù)限。 

3. 遴選确定。教育部國(guó)際合作與交流司(以(yǐ)下簡稱國(guó)際司)、職業教育與成人(rén)教育司(以(yǐ)下簡稱職成司)委托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秘書處(以(yǐ)下簡稱項目秘書處)組織專家團隊對推薦結果進行審核、公示,之(zhī)後公布入選試點院校名單。通過遴選的(de)試點院校應根據項目要(yào / yāo)求,指派專門機構、專人(rén)負責,在(zài)項目秘書處指導下切實推進項目建設。 

四、工作要(yào / yāo)求 

(一(yī / yì /yí))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申報并調動資源支持項目。各地(dì / de)應本着自願、公平、擇優的(de)原則,組織職業院校進行申報,按照項目申報條件要(yào / yāo)求進行初步遴選後,将推薦院校信息提交至項目秘書處。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地(dì / de)應整合資源,對試點院校予以(yǐ)優先支持。 

(二)各方共同組建項目指導委員會,統籌推進項目發展。教育部國(guó)際司和(hé / huò)職成司、德國(guó)合作企業、地(dì / de)方教育行政部門、試點院校等各方代表共同組成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指導委員會,每年召開1次會議,檢查工作進度并部署下一(yī / yì /yí)階段工作。教育部委托同濟大(dà)學中德職業教育能力中心承擔項目秘書處功能。項目秘書處将發揮在(zài)職業教育研究、國(guó)際合作設計、企業資源引入等方面的(de)優勢,協調各方資源,确保項目各環節高質量實施。 

(三)試點院校應高标準推進項目建設。項目将充分利用試點院校已有基礎和(hé / huò)合作企業捐贈投入的(de)技術、教學資源和(hé / huò)專家資源,在(zài)試點院校實施爲(wéi / wèi)期 3—4 年的(de)培育建設,并定期實施考核評估。試點院校應組建專門機構、指派專人(rén)負責,在(zài)項目秘書處的(de)指導下從教師、教材、教法和(hé / huò)學校管理體制等方面全面配合項目模式落地(dì / de),推動項目内涵式發展。 

(四)系統實施項目成果評價。教育部國(guó)際司和(hé / huò)職成司将會同項目秘書處,按照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評價指标要(yào / yāo)求,每年對試點院校進行實施效果評估。評估結果将作爲(wéi / wèi)院校參與職業教育改革試點項目重要(yào / yāo)參考指标。 

五、其他(tā)事項 

(一(yī / yì /yí))項目聯系人(rén)及聯系方式 

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秘書處(同濟大(dà)學中德職業教育能力中心) 聯系人(rén):劉冉冉 徐智菊    聯系電話: 021-6598176818117570423 

教育部國(guó)際合作與交流司聯系人(rén):于(yú)冬冰  聯系電話:010-66097643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rén)教育司聯系人(rén):盧昊   聯系電話:010-66097741 

(二)材料電子(zǐ)版獲取方式 

教育部網站—國(guó)際合作與交流司通知欄 

來(lái)源: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s7068/202107/t20210720_54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