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恩斯邁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是(shì)一(yī / yì /yí)家專門從事職業教育、教育培訓服務、教育品牌推廣、教育及教育衍生産品開發的(de)綜合性服務機構,開展對内、對外教育服務與合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
根據《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yào / yāo)點》工作要(yào / yāo)求,以(yǐ)及教育部關于(y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de)新要(yào / yāo)求,我中心研究制定了(le/liǎo)《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22年工作要(yào / yāo)點》,現正式印發,請轉相關信息化工作部門參考。
附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22年工作要(yào / yāo)點》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2022年3月25日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22年工作要(yào / yāo)點
2022年是(shì)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guó)家、向第二個(gè)百年奮鬥目标進軍新征程的(de)重要(yào / yāo)時(shí)刻,迎接學習黨的(de)二十大(dà),是(shì)貫徹今年黨和(hé / huò)國(guó)家全局工作主線,是(shì)教育工作聚焦的(de)核心主線。2022年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總體工作思路是(shì):以(yǐ)習近平新時(shí)代中國(guó)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wéi / wèi)指導,全面貫徹中央關于(yú)教育的(de)決策部署,圍繞部黨組中心工作,認真落實我部關于(y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de)新要(yào / yāo)求,深入實施教育“十四五”規劃,積極落實教育鄉村振興工作任務。落實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試點要(yào / yāo)求,加強人(rén)才隊伍建設,強化機構信息技術服務和(hé / huò)信息數據服務雙業務體系基礎能力建設,提升對教育部信息化工作的(de)支撐保障服務水平。重點圍繞機關司局業務需求,開展機關政務信息化服務、教育管理信息化應用,發揮教育信息數據對教育政策落地(dì / de)和(hé / huò)機關重點工作的(de)支撐作用。不(bù)斷提升機關技術服務能力、網絡安全防護保障能力和(hé / huò)基礎設施運維能力,提升部機關和(hé / huò)業務司局信息化便捷服務的(de)獲得感,以(yǐ)實際行動和(hé / huò)優異成績迎接黨的(de)二十大(dà)勝利召開。
一(yī / yì /yí)、認真落實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1.全力做好數字化戰略技術方案實施工作。按照辦公廳工作安排,參與綜合演示服務大(dà)廳的(de)設計和(hé / huò)建設,提出(chū)技術思路和(hé / huò)實施方案。配合科技司做好技術支撐平台實施工作,協助推動教育數據應聯盡聯,按進度完成集成整合、标準規範、共享交換規範、公共支撐平台、數據治理等工作任務。(責任處室:規劃處、數據處、運行處、綜合處)
2.協助司局實施業務信息系統“升艙”改造。協助發展規劃司升級國(guó)家教育決策支撐系統,實現國(guó)家教育宏觀決策分析支持和(hé / huò)數據展示,加強教育統計數據更新和(hé / huò)治理,繼續做好教育數據統計和(hé / huò)應用工作。協助基礎教育司深入推進基礎教育運行監測平台建設,實現雙減數據伴随式采集,支撐管理扁平化和(hé / huò)監測精細化。協助教師工作司優化整合全國(guó)教師管理信息系統,建立教師管理工作綜合門戶。協助職業教育與成人(rén)教育司建立職業教育基礎數據庫,建設職業教育決策支持中心,實現職業教育精準可視化管理。協助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完善體質健康系統,實現中小學校藝術教育管理功能,掌握各地(dì / de)學校藝術教育發展工作開展情況。(責任處室:規劃處、數據處)
3.進一(yī / yì /yí)步夯實教育數據資源基礎。配合有關司局共同推進教育管理數據标準及教育管理數據共享交換規範制定,推進教育管理數據治理,摸清數據家底,推動數據标準化,構建服務不(bù)同主題的(de)專題數據庫。升級基礎數據庫平台,築牢數據底座,逐步實現教育數據的(de)應聯盡聯,服務教育數字化戰略數據中樞建設。(責任處室:數據處、規劃處)
二、高質量做好機關政務服務和(hé / huò)其他(tā)公共服務
4.做好機關辦公技術服務。配合辦公廳按期完成信創工程的(de)竣工驗收,确保終端替代及電子(zǐ)公文系統試運行期間平穩運行;推進電子(zǐ)公文應用,做好系統培訓及技術支持保障。進一(yī / yì /yí)步完善移動綜合事務平台功能,做好辦公即時(shí)通訊和(hé / huò)技術支持移動端受理保障。(責任處室:信息處)
5.做好政務服務技術保障。進一(yī / yì /yí)步服務教育部“放管服”改革,教育部一(yī / yì /yí)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繼續接入民辦高校業務辦理等兩項司局服務事項,配合辦公廳開展政務服務和(hé / huò)垂管系統的(de)平台接入工作。建立司局及直屬單位統一(yī / yì /yí)的(de)電子(zǐ)證照共享服務體系。(責任處室:信息處)
6.做好讓公衆滿意的(de)其他(tā)公共服務。配合新聞辦持續做好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内容保障工作。圍繞“辦好人(rén)民滿意的(de)教育”宗旨,做好教育部受理與監督舉報工作,重點落實好群衆意見受理轉辦工作,繼續完成國(guó)辦各項專項受理任務。繼續做好面向戰線的(de)國(guó)家管理信息系統技術支持工作,爲(wéi / wèi)社會公衆提供便捷優質的(de)跨省轉學服務。(責任處室:信息處)
7.優化提升教育部視頻會議系統效能。爲(wéi / wèi)部機關政務通達提供支撐保障,改進視頻會議服務模式,夯實雲視頻會議成果,保障教育部視頻會議系統高效運行。推動建設内網視頻會議系統,通過雲計算技術進一(yī / yì /yí)步拓展現有視頻會議系統的(de)覆蓋範圍,确保教育視頻會議系統的(de)安全性,并不(bù)斷改進和(hé / huò)提升用戶體驗,滿足機關個(gè)性化會議需求。(責任處室:運行處)
三、深入開展教育網絡安全保障服務
8.做好教育系統網絡安全支撐保障和(hé / huò)服務。配合科技司全力落實“二十大(dà)”等重保時(shí)期網絡安全保障,啓動教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态勢感知體系建設,組織開展教育行業網絡安全攻防實戰演習,完善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信息通報機制;提升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和(hé / huò)APP個(gè)人(rén)信息安全認證檢測等服務能力和(hé / huò)水平,深入開展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保障專業人(rén)員(ECSP)培訓。(責任處室:安全處)
9.提升教育部數據中心網絡安全運維保障水平。持續開展教育部數據中心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提升教育部數據中心、業務系統及其數據的(de)安全防護和(hé / huò)應急處置能力,加強重保時(shí)期教育部數據中心網絡安全防護,落實國(guó)家和(hé / huò)行業網絡安全實戰攻防演習防守任務。(責任處室:運行處、安全處、規劃處、信息處、數據處等相關處室)
10.開展教育系統密碼應用。在(zài)辦公廳的(de)統一(yī / yì /yí)指導下,實施教育密碼應用創新試點示範項目,制定教育行業密碼應用标準規範,建設教育密碼基礎服務平台,開展重要(yào / yāo)教育政務和(hé / huò)教育特色信息系統密碼改造。推進可信教育數字身份應用。(責任處室:發展處、規劃處)
四、不(bù)斷加強中心自身業務能力建設
11.實施教育部機關技術服務提質工程。以(yǐ)部機關用戶滿意度爲(wéi / wèi)标尺,建立公開透明的(de)機關技術服務制度規範,選優配強服務團隊,搭建綜合性管理服務平台,爲(wéi / wèi)機關幹部職工提供一(yī / yì /yí)站報修、全程跟蹤、實時(shí)掌控的(de)服務,提升服務質效,建立服務評價與考核機制,開展常态化回訪和(hé / huò)定期檢查,把部機關技術服務質量與相關人(rén)員年度考核挂鈎。(責任處室:綜合處、運行處、信息處等相關處室)
12.提升信息技術支撐服務能力。提升應用軟件開發能力,完善通用業務快速開發平台,提高響應機關信息化需求的(de)敏捷度;提升基礎設施資源供給能力,初步實現資源交付自助服務,提高教育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及信息系統的(de)智能化運行監控水平。(責任處室:規劃處、運行處)
13.提升教育信息數據和(hé / huò)研究服務能力。開展國(guó)外教育信息研究智能平台應用,提供國(guó)外教育政策研判,追蹤全球教育前沿态勢,加強國(guó)際教育治理研究,同時(shí)探索開展中外教育信息查詢和(hé / huò)咨詢服務。組織開展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研究,編寫國(guó)外教育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啓動教育治理大(dà)數據平台建設規劃,推動教育統計數據、教育管理業務數據、教學資源應用數據的(de)融合。推進教育大(dà)數據服務教育治理決策的(de)研究,編輯教育熱點快報和(hé / huò)研究專報。開展基礎教育教學大(dà)數據研究,爲(wéi / wèi)基礎教育司等單位開展相關工作提供政策建議。(責任處室:研究處、發展處、數據處)
14.提升教育信息化宣傳服務能力。推動《中國(guó)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參考》《世界教育信息》三刊高質量轉型發展,建立管委會、總編室、編輯部三位一(yī / yì /yí)體辦刊新機制。成立三刊編委會,建立專家匿名審稿制度,細化“三審三校一(yī / yì /yí)讀”流程。探索以(yǐ)刊促研、以(yǐ)研促刊、刊研結合的(de)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推動建設新型智庫型教育類學術期刊平台,加快推進期刊數字化轉型。推動雜志社進一(yī / yì /yí)步改革,理順管理體制,加大(dà)教育信息化宣傳力度,爲(wéi / wèi)行業提供更加優質的(de)信息化服務。(責任處室:研究處、發展處、财務處)
五、進一(yī / yì /yí)步提高内部管理效能
15.落實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試點任務。按照教育部深化中央事業單位綜合改革試點要(yào / yāo)求和(hé / hu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新要(yào / yāo)求,明晰信息中心功能定位,推進完善機構“三定”方案,全面加強黨的(de)領導,推動中心領導管理體制轉變,建立黨委領導下的(de)行政領導人(rén)負責制,構建面向未來(lái)的(de)組織架構和(hé / huò)體制機制。(責任處室:辦公室(人(rén)事處))
16.完善内部治理體系,加強人(rén)才隊伍建設。加強内部管理,夯實制度基礎,完善中心内部治理體系。按照審批後的(de)信息中心機構職能設置方案進一(yī / yì /yí)步優化中心組織架構,完善崗位設置方案,推動機構戰略轉型,逐步實現治理能力和(hé / huò)治理體系的(de)現代化。加強人(rén)員隊伍建設,制定人(rén)才隊伍發展規劃,加大(dà)優秀青年人(rén)才選拔和(hé / huò)補充力度,優化人(rén)才隊伍結構,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聘用制度和(hé / huò)人(rén)才發展激勵機制,加大(dà)人(rén)員培訓力度,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建設一(yī / yì /yí)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精湛的(de)教育數字化戰略支撐服務隊伍。(責任處室:辦公室(人(rén)事處))
17.提升财務管理與内部協調能力。落實新《事業單位财務規則》,提升财務管理工作水平。持續完善新财務管理平台功能,服務中心财務決策。落實各項審計整改工作,制定長效工作機制。完善機構内部業務協調工作機制,提升業務協同合作能力。加強中央财政預算項目管理,統籌項目預算申報、執行、考核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益。(責任處室:财務處、綜合處)
六、着力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18.不(bù)斷加強黨的(de)政治建設,持續強化理論武裝。以(yǐ)迎接服務、學習貫徹黨的(de)二十大(dà)爲(wéi / wèi)主線,深刻認識“兩個(gè)确立”的(de)決定性意義,堅決踐行“兩個(gè)維護”,弘揚偉大(dà)建黨精神,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zài)首位,以(yǐ)“促融合”爲(wéi / wèi)抓手,全面提升信息中心黨建工作質量,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持續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及中央巡視整改成效,強化理論武裝,緊抓内部建設,培育清明政治生态,營造幹事創業氛圍。夯實基層基礎,不(bù)斷提升中心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
19.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按照事業單位改革“三定”方案,成立中心黨委、設立同級紀委,完成中心領導體制和(hé / huò)管理決策機制的(de)轉型,嚴格執行“三重一(yī / yì /yí)大(dà)”集體決策制度,規範建立中心紀檢工作體制;進一(yī / yì /yí)步加強對網站、雜志和(hé / huò)新媒體等中心意識形态陣地(dì / de)的(de)管理;針對廉政風險防控重點領域和(hé / huò)關鍵環節,建立更加規範、有效的(de)監督制約機制,切實防範利益輸送和(hé / huò)國(guó)有資産流失風險;突出(chū)加強對領導幹部“關鍵少數”的(de)管理和(hé / huò)監督,規範領導幹部個(gè)人(rén)有關事項報告、競業禁止等重點環節;加強對年輕幹部教育管理監督,扣好年輕幹部廉潔從政的(de)“第一(yī / yì /yí)粒扣子(zǐ)”。
來(lái)源: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